顯示具有 北加州區校友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北加州區校友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Job opening from ChungHwa Telecom Global, Inc.

ChungHwa Telecom Global, Inc.(中華全球電信) would like to recruit one financial assistant.
. Fluent English,Chinese Mandarin read/write necessary
. At least 1 year Telecom working experience in finance/accounting related jobs
. FCC or Legal knowledge is plus
. Working in Santa Clara, USA Residential is plus
. At least BS degree major in Accounting, Finance, or Business
. Need to on board within two weeks, not later than 1 month
. Welcome young people to join our company at once
. Network Engineer wanted soon

Please send out the resume via:
Any cadidate please Email resume to:CT Yang<ct.yang@chtglobal.com>

posted time: 12/17/07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祝賀母校96週年校慶2006年副會長 李祖鵬*

李祖鵬*

祝賀母校96週年校慶

2006年副會長

四 年前終於退休了,真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其喜洋洋,才省悟到人曰:“人生七十才開始”的意義,可是如今不到七十,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道路要走,該怎樣個 開始 ﹖心中一片茫然。我也為響往退休的日子寫過一幅對聯:“窗中遠岫舍外長松,醒來明月醉後清風” ,但是從麻州搬來這黃金打造的加州房子,淺屋窄房,窗中不見遠岫,舍外又無長松,醒來只聞車喧,醉後不覺清風。欲效陶令而不得。兒女們都遠在千里之外,又 不能含飴弄孫,每天面對的,還是那跟我苦了近半個世紀,那張無怨的臉。以後這一代同堂的日子還得走到底。

所 幸的是我在讀書的時代,沒有浪費太多的時 間在功課上,除了必須要交的作業,自己作一半,與同學交流一半,大多數的時間就是打籃球,打橋牌,下圍棋,躲在被窩裡看閒書,做功課都不專心,耳朵裡總是 聽著西洋古典音樂和京劇。正業見不得人,非正業都還可以混混。因此退休了倒不怕沒事幹。

最 先想到的是身體一定要健康,不可太早返老還童,兜著尿片亂走,承韓恕一學長的推薦,隨一位名氣功大師學了共四周的氣功,也可能我是練武奇材,年未到古稀, 一個月下來,就能氣隨意轉,意到氣到,還能隔空發功,治療老伴的一些疼痛和敏感的小病,幾年來自己更是與病無緣。隨後就是學拉京胡,揮揮毛筆,每天也要花 上三四個小時玩這些經濟但不生財的事務,這又發現這些非正業比那些航天動力學,高等數學要難得多,非十年磨劍是端不出手的。如此一年,琴與字都只有形而無 靈,藝術是有靈魂的,難怪人說只有藝術才能不朽。

兩 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分別五十年的堂姐,李祖華女士,她是南灣國劇研究社的票友,聽說我也喜愛國劇,要我到票房去玩,到票房一看,可真是生旦淨丑人 才集集,文武場齊全,他們要我唱一段,我是有自知之明,我只是喜愛國劇而已,從來沒有開過口唱歌唱戲,不得已,試唱一段,我是荒腔走板,五音不全,文武場 敲打他們的,我唱我的,一句未了,琴師將胡琴往膝蓋一擱,不拉,就差點兒沒把琴砸掉,第一次開口就如此告終。 <>他們的一位票友,過去是台大和政大的程派青衣名票的何慶華女士和琴師葉能安教授,就鼓勵我慢慢學一點,於是我就試唱武家坡,兩個月後加入了南灣京劇研究社,又半年粉墨登場,與何慶華演出武家坡,第二年(去年)與堂姐李祖華演出四郎探母。更幸運的是最近遇到京劇名家李金棠老師,每週盡心指導,獲益良多,同時也發現學戲之難。

京劇又稱平劇,在台灣更稱之為國劇,是中華藝術文化的瑰寶。四、五十年前,是老一輩的中國人最重要娛樂生活的一環。雖然唱腔和辭句都很優美,但辭句難辨,不是聽得很熟的人,是聽不出唱詞的,其實我們聽西洋歌劇,不也是聽不出唱的詞句嗎﹖學唱京劇是不是要比唱卡拉OK流行歌曲要難得多呢 ﹖答案是“不是”。以下是我以兩年的時間,從不會唱戲到現在敢粉墨登場的經驗談,寫出來與喜愛京劇的朋友分享各位不妨試試看,不要使此一文化瑰寶沒落。

京劇要唱得好,可真難,也是永無止境。要能唱自娛,又能達到他人可聽的水準,卻也不是很難,過去學唱戲一定要師傅“口傳身授”,現在媒體工具資料非常豐富,可以關在家裡無師自學 (但不是無師自通),當然這種學習方式,是不鼓勵的,專家們更是反對。然而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不是各地都有票房,更難遇到專業肯教的老師,該怎麼辦呢 ﹖所幸今天網路可以提供足夠的資料,各家流派,所有的名家唱段劇目、空拉拌奏、名家說戲,都可以網路下載到電腦裡或MP3。如果有小耳朵,每天還可以收看到中央戲劇台的演出,京劇的光碟也是汗牛充棟。我最常上的網路是 http://www.jingjuok.com/。你想要的,幾乎都可以從這個網站下載

工具和資料有了,就可以選一個比較喜愛名家的唱段,先不要忙著唱,先聽,要聽熟節拍節奏京劇稱之為板眼尺寸,再聽發音,每個字都有字頭和字尾與音韻相結合,如二進宮老生唱段中的“千歲爺進寒宮”中的“千” 唱法就是要唱

“ㄑ一ㄢ” ,再就是找出發音共鳴的位置和口型,千萬不可用喉嚨死勁的唱,同時要唱出劇中人當時的感情。這樣聽熟了再跟著慢慢唱,幾個月下來一定會有成績。票房裡幾乎一半票友都是退休後才下海。

前些時一位朋友打電話給我,問我退休後在幹些什麼 ? 我說是“不務正業” ,他又問什麼是正業 ? 我想了一想,好像過去幾十年從來沒有幹過什麼正業,幹的都是污染殺人的勾當,美其名曰高科技,現在我玩的才是利己不損人的正業。
<>欣逢母校96週年吉慶,特別誌賀。

* 1,1960年五年制土木工程科畢業。
2,李副會長2005年在前行政院院長郝伯村將軍之王陽明文教基金會全费支助下,出版其先舅葛先才將軍遺著:”長沙、常德、衡陽血戰記”一書。該書曾引起大陸出版界之重視,并刊行簡體字版

祝母校96週年吉慶 2007年理事 周大森*

一位工专学生的留美历程

周大森*

<>
<>祝母校96週年吉慶
<>
<>
2007年理事

1952年的暑期, 我还不满15, 但在父母亲的敦促和期待下, 我放弃了上正规大学的梦, 考上了五年制台北工專化工科。這個月的二十七日,她就要过九十六嵗生日,特先誌賀。

第一次听到科主任陈大咸先生的讲话, 就是一个大震撼. 他说你们要在一年内把高中三年的数学课全部修完才有足够的基础选本科的课, 所以仅凭死读书式的用功是不够的, 还要把握时间, 聪明的用功, 才能在五年内毕业! 他没有解释什么是聪明的用功, 年幼的我也不敢问, 只知道这五年的日子不好过. 天真无邪的日子在一日之间就烟消云散了。

陈主任是在美国 Syracuse 大学攻读有机化学专业的. 他对学生的期望高,对教学也有远见. 化工科在他领导下, 开出的课尽量与正规大学相同. 除了必修的课外, 还开了许多选修的课. 他特别注重实验课程, 还有工厂实习, 丝毫不苟. 更重要的是, 他请来的教授也是第一流的. 譬如, 教我们普通化学的潘家寅先生, 就挑了Linus Pauling 著的大学用书 General Chemistry 作为课本. 但全科只有一本原文版. 我们上课用的中文版是由一位抄写员用写钢板的方式, 从当时唯一的中译本, 一字一行的抄写下来, 然后再影印的. 常常, 潘先生讲课的速度比抄写要快, 学生也就被派上抄写的任务. 几年前, 我回台湾省亲时, 曾经跟同学一同寻找这珍贵的抄写本. 可惜, 时过境迁, 已不见他的踪影了, 真是惋惜。

几年后, 我因奖学金而转修有机化学. 毕业后, 在一家药厂的 Process R&D 部门工作, 一做就是二十七年. 因为有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有了工专的基础, 一路驾轻就熟, 尚称一帆风顺. 记得, 我一到该研究部门就遇到一个疑难问题. 当时, 盤尼西林和头包霉素的研究, 正值方兴未艾. 一位资深同事推测, 该二类化合物间的传换与一个次磺酸 (sulfenic acid) 的中间体有密切的关系. 因该中间体非常不安定, 因而证明其存在相当困难, 使改进操作程序也无从着手. 我初出茅芦, 居然大胆地建议证明该中间体的方法与途径. 不但用核子共振仪谱证明其存在, 并将其分离后转变成最终产品. 我的化工基础, 在往后的几件重要的有机合成计划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一项含氟核酸酐和一项头包霉素的合成方法, 至今仍为市场上成本最低的制造方法。

我认为自己是五专教育的受益者. 在我的成长期, 工专的工程教育和当时优秀的教师们, 指引了我一条科学的道路, 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和遇到难题不退避的精神. 以陈主任的摸式, 毕业生有志于学术者可直攻博士, 有志于事业者可立即成为社会栋梁. 更重要的是, 我认为五专教育能破除中国学而优则士千手不动的士大夫观念。

2006, 我去大陆旅游时听到中国的教育部长, 在一项电视节目中, 提到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点的计划. 我当时多么希望能把五专教育优点介绍给他. 但是,五专在台湾都绝迹, 就和那本绝迹了的普通化学手抄本一样, 九十六週年校慶的請柬上特註明台北工專,但五年制的職業教育卻不見了,令人扼惋。

* 1,1957年五年制化工科畢業。

2,周大森博士為北加州校友會2006年的傑出校友。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台北到啦!

賀母校九十六歲生日兼祝博客啓用
韓恕一*
2007年台北科大北加校友會理事長

台北到啦!這是坐台鐵北上時,到萬華之前,火車上習慣的聲音,接着是收茶杯的人走來走去。不過這一次台北到了,一則是北加校友會與台北母校的博客已連線;再則是本月二十七日是母校九十六歲喜慶。從博客上大家像似回到台北,参加母校盛大週年慶典,又好像真的是台北到啦!

千禧年,我才跚跚離開台北,回到這陽光之州居家。了断走山的日子,不是山塌,也不是橋断。祗是文化的失落,政情的乖張,不想有什麼覬望,也正很想出去走走。走出去,去看看黄河、長江的文化,尼罗河的文化,見見密西西比河上的馬克.杜温,總不能祗望着濁水溪文化為滿足。

走山的日子,不祗康健而且温馨,更是人生難得有的緣份。走山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一夥來自外商的高級職員、媒體工作者、執業医師。他们平日的生活與工作節 奏異常緊凑,為了留著青春,很多人在健身房進出,得空就去跳跳、拉拉、跑跑、踩踩。但久而久之,每天見到的不是金屬健身器材,就是礙眼的稜角物件。見不到 綠草芳菲,看不到藍天白雲。都想出來走走,去山上看看,瞄瞄那綠地。

台北周遭能走的綠野平疇、徑渠湖泊並不多,但可登而有綠樹如蔭、鳴禽蝶舞的山卻異常的多。近郊的步道、古道、休憩場地,就已是不計其數,個個挺拔,山山峻 嶒。每個星期天早六時集合,隨即開拔;天黑前一定下山,風雨無阻,從未間断。雖然我們不是在征服千峰萬巒,但我們却有個默契,那就是不險的山不爬;消耗體 力低的山也不走。不祗要跋山,而且還要涉水,嶙峋嵯峨好像都不看在眼裡,至少要像皇帝殿、鼠狼尖、筆架等山,才值得一爬,也才想去一走。我因是隊裡年歲的 長者,也是資深的走山人,更是體能的弱者,被推為一隊之長,如此一來則可避免,青壯隊友走山脱韁之虞。一起在台北近郊走山的日子,差不多二十個年頭,如今 想來,仍有幾份神怡心嚮!

居家選擇在加州小山之陽,不祗回到以前走山的日子,而且每日可走,時時可走。這山不算高,逶迤的山路彎曲有致,小巧而玲瓏。坡堤公園,更是草木葳蕤。面對 着的是一泓碧绿灣景,赭紅色古意的吊橋。竟日裡遠眺湛藍的天空,碧綠的海,灣面上的風帆,遠山及灣中島嶼,襯托着對岸的高樓大厦。那畫面、那景像,特別是 夕陽西垂時,晚霞山嵐,煞是美得令人心醉!

霧是這個小山城的一景,全年早、晚都有。有從海面湧上的;也有從半空中飄來的;更有從天上墜下的,不過來去都很匆匆。天亮的晨霧,也許太陽出來,霎時間就 消失;黄昏時分的暮靄,睡覺前可能就霧散。壯闊不遜盧山,但比她更清、巧,而且沒有盧山那份霪。因之,中國來的友人到寒舍作客後,走時總是會說一句:這地 方比盧山清秀,比北戴河宓靜。

一個世紀送走,另一個世紀才剛到來,就移居這舊金山對岸,東北角一隅的小山城。她四季如春,風光也極為明媚,鳥會語人,花香綻放得更是醉人。真如明朝詩人徐幼文先生”寫意”詩:看山看水獨坐,聼風聼雨高眠;客去客來日日,花開花落年年。

聽說台北科技大學北加州校友會的博客網站已在今年10月04日開张,這是2007年的大事,喜事、也是值得慶賀的美事,更是多年來大家夢寝以求的要事。我得下山去瞧瞧、去看看這現代新科技,也好開開眼界,去做個新鮮的Blogger、部落格人或博古通今客。

打開博客網頁,我彷彿又回到了從前。看到那熟識卻又生疏的校園,記憶裡的校園已不復存在。後來校區的發展是北面有玉市集,西北角新生高架橋下有光華商場, 往東走八德路上有電子一條街,忠孝東路校門對面有工研醬、醋,從東邊的Sogo走來,第一眼看到地是母校東南角的校徽,偉岸而莊嚴。

北望擎天巍峨群峰,南眺大霸尖山之巔;好個學術寶地,辛辛學子天堂。

籍着九十六年科技菁英的心路歷程,群策群力,灌溉這個網站成為一個思想的、性靈的、德情的、品觀的科技天地;耕耘她成一個有格調、有品味、有情誼的校友薈萃文苑。更要再造台北科技大學,另一個嶄新的九十六歲年華。

特賀 母校一本”誠、樸、精、勤’之校訓,肩負作育科學技術專才之精神,為我
校任重之工業建國繼續努力。并祝愿李校長**祖添博士政躬康泰,各位師長教席
吉安,全體在校、畢業校友,學業精進,事業宏展,健康快樂。


*1, 1959年五年制礦冶工程科畢業。

2, 韓理事長2007年由其創建的”漢台藝文學會”支助,并由其專責編審刋印的”楷書臨池講義”
一書,傳為2007年金山灣區藝文界盛事,也變成一本流傳甚廣的書法印刷品。

** 2007年10月13日,韓理事長收到李校長寄來母校10月27日慶祝96 週年校慶請柬,但
卻因故不克前往, 隨即撰 就本文,用以申誌美國北加州地區全體校友祝賀之忱。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幾句心聲

賀本校友會博客開张兼代宣言

陳進坤* 2007年祕書長

北加州校友會的博客開张啦!

感 謝楊景塗理事鼓勵我們,早日用母校已做好的博客,以促進校友間之联繫、关懷與互助。有了博客 實會讓校友間之联繫加快,了解變得增多,关懷也容易多。在美國地區之任何社团担任工作,困难在幅員太廣,大家都工作煩忙。而一般所謂之學會或校友會工作, 推動更是異常困难,究其原因,有下列四 點:

一,老的老:雖退休閒逸,人脈也廣,但却多有力不從心之嘆。

二,小的小:年輕的校友,體力腦力均可,但家事、钣碗事却忙的不能抽身。

三,不老不小:頂盛之時,却為今天要進料,明天要出貨,無心也無時間可分身。

四,個人或各人家庭之活動項目過於繁多,往往無法兼顧外務。


本校友會成立有年,創會至今一直在穩健中成長,多位前會長的悉心經營,以及理事會的健全,再再為校友會奠定了良好基礎。加上我們這個校友會,原本又是一所單純的工程技術學校,出身背景大家都很相似。因之,任職在這樣的校友會,很愉快也很輕鬆。


籍 着博客的出現,我們正好改進一下,以前校友會的作業方式。今後將以電子取代棉紙,以網頁代替刪頁;開會通知、會議記錄、通訊名錄,各種活動均可貼在博客 上,你只要打開博客網站,一目了然的呈現在你眼前。當然,因為博客的誕生,我個人也甚願權充為第一任博客經理Administrator,多為大家服點 務,專心做好編修及管理工作,以期做到內容正確,資料恆新,且安全無疏漏之虞。


博客的開张,盼望透過每位校友高邈的心慧,資情廣泛的觸面,能激揚校友間典
雅,而不流凡俗的思緒,逸化生活情致,高樹我們大家之人生品味。多談點生活情趣、藝術精華、文學作品、竼心音樂。不涉政治議題,拒評宗教事務。

新的電子仙境,正邀我們走進去,我沒有忘掉任何一位敬爱的校友,我要說一句心裡的話,那就是我們一道去赴這個BLOG、博客也好,部落格也罷的盛晏!

* 1981年二年制電子工程科畢業。

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

Grand Opening of BLOG, NTUTAA-NCa

國立台北科大學北加校友會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lumni Association - North California

各位親愛的台北科技大學校友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北加州校友會己跟台北母校連線了
我們僅訂於十月四日,
為我們台北科技大學北加州博客開張

敬請各位校友 多加利用,

2007 秘書長, 兼博客經理(Administrator)
Jimmy Chen (陳進坤)

2007年3月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