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機械系研究社 屢獲佳績 為校爭光

「單晶片研究社」、「鑽石研究社」、「創思窩研究社」、「機器人研究社」、「快速原型研究社」是機械系(含機電所、製科所)五個研究社,近年多次參加校外各項比賽,屢獲佳績,為校爭光:

創思窩研究
指導老師:許東亞老師、陳天倫老師
社長:四機四甲 陳彥同
位置:綜科館803室

壹、成立歷史  
AC2000年,就讀機械系五專部三年級的吳孟學、王盛弘、藍冑偉…等學長,屢次參加比賽獲得佳績,於是在鍾清枝老師的指導下,在2001年成立了「創思窩」。 這是一群對機械非常熱愛的團隊,雖然都是由機械系的學生所組成,但是在團隊中不論是對於電子電路、程式設計、動力機械以及機構設計等,皆長期參與國內各項競賽,不但具備實戰經驗,更勇於接受各種的挑戰。秉持這份對於機械的熱愛,就算是犧牲寒暑假假期,仍積極的投入參與各項活動。

貳、成果與榮譽
2001年 創思設計與製作比賽第二名
2002年 義隆盃單晶片控制大賽
2003年 義隆盃單晶片控制大賽第一名
2003年 省油車比賽2003年 創思設計與製作比賽第三名
2004年 義隆盃單晶片控制大賽第四名
2004年 創思設計與製作比賽第一名
2004年 省油車比賽
2004年 和春盃自走車競速比賽第八名
2005年 和春盃自走車競速比賽造型第二名
2005年 國技能競賽-集體創作職類第四名
2005年 義隆盃單晶片控制大賽第一名、第三名、第五名
2005年 省油車比賽
2005年 全國工程趣味競賽第三名
2005年 創思設計與製作比賽第四名
2006年 創思設計與製作比賽
2006年 和春盃自走車競速比賽第三名
2007年 創思設計與製作比賽創意佳作

單晶片研究社
指導老師:陳天輪老師
社長:二機四 莊勛臣
位置:綜科館803室

壹、成立歷史  
2004年,就讀機械系四技部一年級的黃仲源學長,屢次參加比賽獲得佳績,於是在陳天輪老師的指導下,在2005年成立了「單晶片研究社」。成員從原來的一、兩人到現在十幾位成員;至今參加過機器人競賽、義隆盃及競速自走車競賽,在多次競賽中排除很多的困難點,只為了求得學校的榮譽,不斷的激發潛能,所以贏得不錯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得到寶貴知識與個人的肯定,而開始慢慢的集結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努力,成立現在這個社團。

貳、成果與榮譽
2004年 義隆盃獎狀第四名
2005年 義隆盃單晶片微控制器應用製作大賽第三名、第五名
2007年 人工智慧單晶片電腦鼠獎狀

機器人研究社
指導老師:葉賜旭老師
社長:四機三乙 江仁智
位置:綜科館B13-1室

壹、成立歷史  
2006年9月由專精移動式平台與醫療機器人研究的葉賜旭老師帶領機械系同學成立機器人研究社。

貳、成果與榮譽
2006年 全國技能競賽<機器人>職類全國賽金、銀、銅牌
2006年 TDK競賽 創意獎、佳作
2007年 家用機器人產品創意競賽 第三名
2007年 全國技能競賽<機器人>職類分區賽第四名
2007年 TDK競賽
2007年 全國技能競賽<機器人>職類全國賽金牌
2007年 荷蘭festo Mobile Robotics 比賽第二名
2007年 國際技能競賽<>銀牌

鑽石研究社
指導老師:林啟瑞老師
社長:機電所碩一 許嘗軒
位置:綜科館B01-1室

壹、成立歷史  
自2006年11月1日成立,希望能吸引校園中對於學術研究有興趣的同學一同來投入鑽石領域的研究。由認識鑽石開始,欣賞鑽石之形狀、顏色,並透過各種檢測儀器如OM、SEM、TEM、XRD、Raman…等等,使同學們更了解鑽石,透過相同的興趣一起投入研究,彼此交流進步。鑽石薄膜也被視為深具潛力的磁場發射材料,由於鑽石具負電子親和力特性,所以被認為可取代早期以金屬(如鉭)或半導體(如矽)材料作為錐形冷陰極場發射源的材料之一。  
在理論與實驗之中與實驗室接軌,培養大學生提早進入研究生生活,也透過參加比賽培養團隊默契,為校爭取榮譽。在往後成長的歲月中,希望因社團使學員對鑽石科技應用及奈米材料產生興趣,於高科技領域中有所貢獻。

貳、成果與榮譽
一、2003年第一屆全國奈米結構專題創意競賽第一名
題目:創新的自組奈米遮蔽機制製作一維的奈米針尖結構本文想以一種創新又簡單的機制來製作一維的奈米針尖結構,構想是以自組奈米遮蔽機制(Self-nanomasked mechanism)的方式,發展出一套在CVD製程中自我形成奈米級保護顆粒(nano-clusters),然後以單一步驟(one-step)的乾蝕刻方式,來製備出具有高準直性(well-aligned)之奈米針尖/針錐陣列(nanotip arrays)。
二、教育部2004年奈米科技競賽第一名
題目:可操控性的超級抗反射之奈米針尖陣列本文使用電子迴旋共振化學沉積系統設備配合自組裝遮蔽的乾蝕刻技術,在基板表面製備大面積的奈米結構。目的是要瞭解光波在通過奈米結構表面時的物理現象,並預期加以操控其光學特性。根據初步的實驗結果顯示,奈米針尖陣列能夠在空氣與基板之間產生梯度式的折射率變化,因此具有優異的抗反射性能。所以當光波通過具有奈米結構的表面時,能大幅的降低矽基板的反射率,而且能夠增加玻璃基板的穿透率。

快速原型(RP)研究社
指導老師:湯華興老師、汪家昌老師
社長:製科所碩一 楊哲明
位置:綜科館224室

成立歷史  
RP研究社成立於民國91年,由湯華興老師、汪家昌老師所共同成立的。第一任社長為林文祥、第二任社長為葉威君、第三任社長為陳泰成、第四任社長為徐建中、第五任社長為郭朝輝直到今年為第六屆楊哲銘,一年為一任。 而每年的活動多元且豐富,其中包含學術性演講、社員成果展、迎新送舊活動…等。成立時間雖然只有短短幾年,不過其中的樂趣及其意義也深深影響著所有社員們,使歷屆參加過RP社的社員們受益許多!當然RP在將來會不斷的進步且蓬勃發展,以求精益求精的進步!

恭賀建築系彭光輝教授榮獲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計畫獎狀學術類得獎人

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於本(96)年12月1日頒授本校建築系彭光輝教授為今年度「計畫獎狀」學術類得獎人,以獎勵其對都市計畫學術具有卓越貢獻與傑出成就。

彭光輝教授於建築系暨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擔任都市設計、社區規劃、開發許可等相關理論與實務課程講授及研究,對於建築與都市設計整合教育方向的認知係以美國建築與都市設計大師林區(Lynch)為圭臬,秉持建築教育是整合性學科,從設計意圖開始,經計畫、設計、施工、完工後評估,需包括如結構、材料、行為科學、古蹟維護、都市型態、永續發展與環境倫理等理論研究與實務操作,俾能充實建築與都市設計教育具有金字塔模式的知識架構。因此,在教學與專業的研究發展上,經常能整合建築量體與文化創意、社會經濟等人文規劃設計理論之研究,使學生能於潛移默化中融入建築創作,並強調建築設計與社區規劃、都市設計及環境規劃整合之發展趨勢,融合建築與生活、生態、生產之互利共生。

彭教授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都市規劃設計博士,由於其個人志趣,於民國86年由當時擔任台灣省住宅及都市發展處正工程司兼執行秘書轉任本校教職,次年旋即接任建築系系主任及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創所所長;目前彭老師兼任設計學院院長,亦為設計研究所博士班之創所所長,顯見同仁對他的信任及其對教學行政的服務熱忱與績效。彭院長成立社區規劃服務中心提供社區居民諮詢服務多年,曾獲得台北市最受肯定的地區發展計畫獎及私有建築物開放空間銅牌獎;主持的教育部創意學院計畫,其中「設計工作營評量」計畫,經與院內創意設計學士班張崑振主任、建築系黃志弘前主任、工設系黃子坤主任及王鴻祥、許祖豪與林靜娟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榮獲教育部遴選為技職院校的選才典範,展現出創意設計學士班選才的創新與創意;接受日本東京大學邀請參加其永續都市更新卓越研究計畫學術研討及後續五年計畫之籌備規劃;擔任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常務理事與學術委員、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國際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常務監事、建築學報(TSSCI)編審及相關TSSCI學術期刊審查委員。

一般對彭院長的印象是謙虛的為學與處事態度、具有豐富的專業行政與實務經驗,更致力於提昇規劃與設計教學績效、增進專業學術研究不遺餘力。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頒授學術研究「計畫獎狀」,應是實至名歸,在此恭喜他。

恭賀電資學院呂海涵主任榮獲ETRI Journal 年度論文獎

呂海涵教授任教本校光電系,專長為光纖通訊/光纖有線電視系統、高密度分波多工系統、光纖/微波傳輸系統、分波多工被動光纖網路系統,曾獲學院傑出研究獎、校傑出研究獎、本校特聘教授、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青年論文獎」指導教授及中華民國光學工程學會「學生論文獎」指導教授等多項榮譽。

現更榮獲ETRI的Paper of the Year(年度論文獎)殊榮,ETRI Journal在ISI Journal通訊類59個中排名第 15,其Impact factor為1.159。

在此恭賀  呂海涵教授!

設計學院徵選院長候選人--延長收件日期至97年1月25日

一、本校設計學院架構組織:
設計研究所(博士班)、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創新設計研究所、建築系、工業設計系、創意設計學士班。

二、院長候選人資格如下:
(一)教育部審定之教授或相當教授資格者。
(二)傑出之學術成就,且專長與本院領域相符者。
(三)具相當之學術行政能力或經驗。
(四)具有高度教育熱忱及奉獻決心者。

三、收件日期:
*延長收件日期自96年11月24日至97年1月25日下午五時前,送達設計學院辦公室,未依規定送達者,不予受理。

四、送件方式:
凡有意者,請檢附候選人申請表(公告於網站,請自行下載填具)及相關證明文件,以限時掛號或親送方式於上述收件日期截止前,遞交本校設計學院辦公室。
地 址:台北市106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一號設計館651-1室
收件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遴選委員會

~敬請踴躍申請及推薦~

相關網址:http://www.ntut.edu.tw/~wwwdc/

本校總務處徵求專案助理1名(得列備取人員)

資格條件:大專(含)以上,經管、土木、建築相關科系,熟悉電腦操作作業者。

工作項目:
1.負責本校與委外廠商連絡窗口。
2.管理本校現有委外經營廠商。
3.規劃本校未來委外經營空間。
4.招募廠商進駐本校委外空間。

工作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總務處

聯絡方式:
一、意者請檢具意者請檢具「應徵人員個人資料表」(請於本校人事室網站「表格下載」下載表格並填妥)、相關工作經驗證明影本、最高學歷影本、國民身份證(正、反面)影本等資料並於96年12月28日以前郵寄或親送至106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1號人事室收(郵寄者以郵戳為憑,應徵信封上請註明應徵總務處專案助理缺)。
二、經本校初審合格者,另行通知參加甄審,不合格,恕不通知亦不退件,電話:人事室邱瓊如(02-2771-2171#1605)
三、本職缺得視情況增列候補人員1名,候補期間自甄選結果確定之翌日起算3個月內有效。

經濟部委辦國企班開始招生囉!!

97年度經濟部委辦『國際企業經營班』招生新聞稿

在全球化、國際化的浪潮下,台灣企業積極海外佈局,對於國際化的人才需求殷切。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除了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外,有愈來愈多的中大型企業,開始嚴格要求具備英文能力,以因應國際化浪潮。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接受經濟部委託,於民國76年成立國際企業人才培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Institute, 以下稱ITI),辦理國際企業經營班(前稱貿易人才養成班)。國企班係為我國企業界培訓國際企業經營與行銷人才之訓練班種,自民國76年9月開辦以來,已逾2573位學員結業,大多投入國內高科技產業及經貿相關機構,表現普受業界肯定與好評。這群精英人才最為外界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優異的英文能力,約有60%從事於高科技行銷業務,且許多企業對於ITI國企班學員之敍薪係比照碩士級待遇。

除了薪資行情不輸MBA,國企班人才的最大特色在於,各個都具備在海外獨當一面的作戰能力。國企班分為英、日、韓、俄、德、法、西等七種語言,其中,塑造全英文的環境尤其不遺餘力。為培養學生優異的外語行銷能力,國企班的英文課程每週高達20個小時,英文課程最大的特色在於「商務英語」,重點包括:用英文簡報、開會、談判、報告,及英文商業書信等。以看似簡單的簡報為例,課程為期長達3個月,老師並且會將每位同學的簡報過程全程錄下,作為同學改善表現的重要參考。

不只在課堂上教授英文,在生活中,也積極營造英文的學習環境。例如:每週一、三、五固定發行英文電子報,裡頭列舉台灣人常犯的英文錯誤;每天聽BBC新聞;鼓勵同學組4至5人的學習小組,每天背誦3分鐘的短文等,透過多項加強措施,強化同學的英文能力。經過1至2年的扎實訓練,國企班培養出的人才外語能力自不在話下,英語組學員結業TOEIC平均成績達850分,而日語組參加交流協會之日語檢測一級合格率達90%,相較國內大學以上參加TOEIC之平均成績565分,參加交流協會日語檢測之一級合格率值15%,充份顯示國企班學員的外語優勢。

為了模擬未來工作環境以及訓練學員的英文能力,國企班學生分組赴英、美、澳等國為期8週,寄宿於當地家庭,並且必須在當地找一份工作。透過在外商企業見習,除了可以快速了解當地社會文化及生活之外,而且可以真實模擬未來如何在異國奮鬥求生存。

在經貿課程方面,從經濟、會計、基礎法學的基本課程,到國貿實務、國際行銷、企管、國際商法、財務金融等課程,國企班的課程以「實務」為最高指導原則。以「展覽行銷」為例,對於出口商來說,參覽為很重要的行銷方式之一,不過,一般商學院卻未見開設相關課程,國企班特別開設展覽行銷課,提供行銷所需的專業知識。

除了針對業界所需而設計課程之外,並且邀請業界高階人士擔任經貿課程的講師,以分享實務經驗的方式,教授實用性高的技巧。除了具備專業知識之外,社交技巧也不能少。國企班並且開設國際禮儀、網球、高爾夫球、國際標準舞等社交技能,教學生如何開拓社交生活。

由於ITI所培訓出的人才,將為企業所用,因此,國企班特別開設達90個小時的產業課程,以培養符合產業所需的人才。每個學生一進入國企班之後,國際人才培訓中心會建議先設定有興趣的產業,以結合未來的就業出路。除了找來業界人士教授產業課程之外,學生在撰寫相當於論文的行銷企劃書時,結合長期對於該產業的觀察,再加上指導教授的指導,因此,學生一旦投出履歷表時,很快就會為企業優先所選。

國企班在業界的肯定之餘,仍力圖更上一層樓。目前已與交大協定,自明(97)年起合作GMBA(Global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除以招收國際學生以英文授課為訴求外,另提供15位名額予國企班學員,以課程共構方式俾益學員順利取得碩士學位。此外也與國外知名學府加強經貿課程之國際化,提昇學員之視野。

在為期1至2年的語文與經貿的嚴格訓練之下,平均每個國企班的學生畢業之後,一個人手上有10個工作機會可挑選。ITI主任陳谷海表示,國企班很適合想為自己職涯加值、以及想換工作跑道的人投考。擁有某種專長之後,再經過國企班的嚴格洗禮,就等於具備加上行銷的雙專長。

ITI自96年12月1日起至97年1月12日陸續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舉行12場招生說明會,歡迎上網 http://www.iti.org.tw 登錄欲參加之場次。另國企班報名期間為1月7日至1月31日止,筆試辦理時間為3月9日。招考班種有二年期英、日、德、法、西、俄、韓語組及一年期英語組、經貿組、企管碩士學程組。報考資格只要具大專畢業之中華民國國籍、性別不拘、年齡不限。男性須於民國97年6月30日前退伍或免役,即可報考。

相關網址:http://www.iti.org.tw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97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考試重要日程

97學年度碩士在職專班招生考試重要日程
簡章發售97.01.11
網路登錄97.02.13至97.02.20
筆試日期97.03.08 口試97.03.29

相關網址:http://oce.ntut.edu.tw